乱世逐鹿庞统阵容搭配(夏侯渊庞德最强阵容)
- 游戏攻略
- 2024-06-22 14:26
- 15热度
作为三国中的头号文臣人物,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名气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《三国演义》中没有人是他真正的对手。
初出茅庐时气的夏侯惇负荆请罪,孙刘联合时将周瑜怼的服服帖帖,给所有的文臣谋士都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,也让世人知道卧龙之名绝非是浪得虚名。
按理说如此人物尽心尽力的追随刘备,后者欲成大事应该非常容易的才是,然而,事实却是刘皇叔最后带着遗憾和悔恨病逝在白帝城,诸葛亮也带着无尽的遗憾陨落在五丈原。
为何刘备没能夺得天下呢?庞统临终前说句话道明了这个问题,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。
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
刘备在三国中算是一个幸运的创业者,不仅仅在新野得到徐庶的鼎力支持,徐庶被迫离开时还向他推荐了好友诸葛亮,经三顾茅庐诸葛亮最终被刘备诚意打动,就此出山辅佐夺取天下。
事实也证明诸葛亮不差,一出手就在博望坡打了一场大胜仗,一把大火烧的夏侯惇的大军恍恍惚惚,之后新野城内又是一场大火烧得曹军一点脾气都没有。
在这之后,曹操亲自率领几十万大军征伐刘备,诸葛亮用计保全了刘备一行人。后来,在诸葛亮和周瑜等人的联手策划下,一场大火将八十万曹军烧的七零八落,狼狈逃回北方再也无力南下。
诸葛亮靠着“三把火”名动天下,也为刘备赢得了发展的时间,与此同时庞统应时而出。
庞统原本在东吴任职却一直得不到重用,得知刘备爱才便匿名来到蜀汉阵营下求职,刘备第一时间没有认出“金子”,可庞统被三弟张飞发现,最终得到重用。
至此,三国中的卧龙凤雏两位谋士都进入刘备的麾下,他的事业也迎来发展的高峰期,刘备入川初期庞统出力最大。
与一贯以谨慎为主的诸葛亮不同,庞统的用兵风格截然不同,一切以奇致胜、以计制胜。张松来到荆州时,庞统设计招待他,并且成功获得对方的信任,这才获得川蜀之地的地图。
入川过程中庞统为刘备鞠躬尽瘁、出谋划策,只为让主公刘备能够尽快得到一席立足之地,有如此忠诚的谋士何愁大事不成,可入川第一战便失败了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庞统临死前一句话饱含深意。
庞统一言道破天机
无论是三国演义,还是正史三国,一个冷冰冰的事实摆在眼前,刘备纵然可以称雄一时,却注定无法将天下纳入自己的囊中,这是性格使然。
关于这一点的原因,庞统在殒命落凤坡之前就已经给出答案。那一战庞统死于落凤坡,而在死前曾留下这么一句令人耐人寻味的话“今吾之死,乃是天命也!”
庞统殒命的时候好似知晓自己会有如此结局一般,但几乎没有人能够听的懂,那么此话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意思。作为一个奇才,庞统的确受到刘备的重用,在入川作战中也给出诸多的战略。
他称得上是刘备争霸之路上不可多得的顶尖助手,可是,却不如诸葛亮受重视,开始是如此,过程是如此,结局也是如此。
庞统投靠刘备时极富戏剧性,一开始化名为龙广的他连刘备的面都没见着,仅仅被孙乾安排为一个地方小官。
不得志的庞统为了发泄不满终日饮酒不理政事,很快就引起张飞的强烈不满,他来到庞统治境之内听闻贪酒误事不免怒发冲冠,准备找他的麻烦,结果却被庞统出神入化的本领所震惊。
张飞是个粗线条,但依然看出眼前的人是个人才,当场张飞代表大哥表达歉意,并且将其引荐到刘备面前,这才有了后来重用的机会。
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,刘备所谓的识人之明、渴望人才不过是装饰出来的,贤德之名徒有虚表,而这还仅仅只是其一。
妇人之仁的虚伪
刘备因为名声而崛起,也是因为名声而失败,他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不像曹操那么洒脱,为了目的不择手段。
在新野数十万百姓因刘备的贤德之名跟随,当时他的人设就是“仁德之君”,甚至于为了虚名不愿争夺地盘,这种行为固然有其价值,但却是一种妇人之仁的体现,未来的上限不会太高。
我们都知道,三国是一个乱世,什么仁义道德不过是一场虚妄而已,只有争霸逐鹿天下才是主旋律,人精庞统知晓这一点,刘备自然也知晓,可他却喜欢用华丽的外衣来伪装,既想要当婊zi还想要立牌坊,这是一个致命缺陷。
张松背叛之事被刘璋知晓,后者直接杀了对方,也预示着刘备和刘璋之间的关系决裂。此时庞统献上三条计策,其一趁其不备偷袭程度 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。
其二可以假装回荆州,引成都守将来见,随后设计将其擒杀,此为中计。其三就是什么都不做,回到白帝城慢慢发展,这是下计。
若是曹操定然选择上策,可刘备却说刘璋与其有亲戚关系不忍巧取豪夺,可最后却又选择中策。
庞统怎么会不知道主公身上的缺点,可既然刘备已经做出选择,他也只能奉命而行。刘备的妇人之仁,在夺取西川问题上已经丧失天时、地利,直接导致刘璋阵营半路派兵拦截他们,刘备逃出升天、庞统身死道消。
原本有着“先发制人”的机会,如今却“后发受制于人”,虽最后还是拿下西川,可庞统却死了。一个人的性格决定这个人的高度,庞统或许早就看清刘备的为人,或许才会在死前留下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。
诸葛亮作为人精何尝不明白庞统的话,他曾让刘备趁刘表去世强夺荆州,可最后这一计策却被放弃。
然而身为人臣只能尽忠职守、死而后已,这样的道德观念也是古代忠臣的为人原则。
乱世中诸葛亮或许早就看透事实,但他无力改变,可以说刘备的妇人之仁、虚情假意骗取了天下百姓的信任与投靠,可这种禁锢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也成为阻碍,使得他做事畏首畏尾、最终失败。
在性格上,若刘备有曹操一半的“不要脸”,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乱子。对于此事,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?
参考资料:《三国演义》、《三国志》